攻关风向标:“突破海水淡化高端装备进口瓶颈”位列十大产业问题之首

来源:
时间:2025-07-17

日前,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在北京举行。主论坛上,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、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。其中,杭州水处理提报的“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”被列为2025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之首,引发广泛关注。

问题原文:国内海水淡化单机装置规模突破万吨级,掌握了10万吨/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集成技术,并已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膜材料及组器和高压泵、能量回收装置等海水淡化工程关键配套设备,吨水平均电耗及直接运行成本均已达到国际先进同等水平,但万吨级、十万吨级以上的海水淡化工程对于国外设备技术的依赖仍较强。整体而言,当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,但在关键材料、部件和装备等设计开发和高端产品量化制造方面,仍处于起步阶段,急需加快发展。

这一命题的提出,直面我国海水淡化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现状:当前国际海水淡化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,大型和超大型海水淡化规模工程数量快速增加。装置大型化是国际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。我国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尚未成熟,配套的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,海水淡化产业整体发展质量不高,核心竞争力不强。

此次杭州水处理提出的产业技术问题被作为第一项,表明海水淡化作为蓝色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,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。以此命题为行业前沿探索的“风向标”,将引领行业不断加强基础研究与集成创新、完善技术标准及应用配套,实现海水淡化的规模化利用,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;同时,对加强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、实现高端装备的国产化替代方面的关注,也凸显了国家对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决心。

破解高端装备进口瓶颈,既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战略需要,更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。作为产业技术问题的提出单位,杭州水处理将承担起引领行业突破的重任,以创新为楫,向着“装备自主化、规模大型化、应用多元化”的深水区进发,推动中国海水淡化技术向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大步迈进。

TIPS:中国科协自2018年开始,持续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。2025年活动,从前沿性、引领性、创新性、战略性四个方面严格把关,经过严谨规范的审读、评议、投票等程序,最终选出10个前沿科学问题、10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,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、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“风向标”。

客户服务热线
电话号码:400-826-5878
 
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纪检监察 | 投诉与问卷 | RSS订阅 | 常见问题
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浙ICP备 11031993号